close

  試著從第四章<害怕既定的規律>中,找尋正確的──但歇斯底里人格會恐懼並拒絕的──向心力。對這些東西,李曼首先提及生活中的因果關係、責任與後果,拒絕它們的結果是記憶發生斷片,時間不連續,各式各樣拆東牆補西牆的找藉口,缺乏反思能力。「歇斯底里的人就像變色龍,可以適應每一種新的情況,只是從中發展出自我的持續性,一般稱之為個性,十分稀少。他莫測高深,總是根據當下的需求扮演某一角色,比較像千變萬化的某一個人,到後來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己。他的個性不真實,沒有連續性,欠缺清晰的輪廓和陶鑄出來的性情。」對現實世界有系統、有脈絡的認知或許能打破此種狀態,如果認知一套外界公定的規律是可能的。我的家庭背景使我極度懷疑這點。

  「對生活不滿意,把自己做不到的寄託在兒女身上,利用兒女完成自己的心願的父母,也會造成孩子歇斯底里的人格。這種父母非旦沒有成為小孩的榜樣,也沒有好好引導,只會把自己熱衷的東西強加在孩子肩上,這通常會造成歇斯底里-憂鬱人格。

  如果小孩被迫扮演父親或母親的小太陽的話,也會產生相似的結果。這樣的孩子必須時時保持開朗、開心,行為無懈可擊,好讓父母高興;這樣雖然贏得父母的愛和讚賞,但日後卻難以認同自己。他所必須扮演的角色很可能會成為他的第二天性,本性卻被遺忘了,如果長大以後這個角色被抽離、不再被需要,會引發嚴重憂鬱症或者精神崩潰。

  更為複雜的是,與一般人的生長環境有天壤之別,建立在特定的社會地位意識或少數人具共識的環境,在家中孩子學習到的觀點和行為模式,雖然受到大人鼓勵,但那只在家中有用,一離開家就變得不可理喻。通常要等到小孩進入學校,驚覺自己無法套用在家中學到的技巧,心理危機便應運而生。發現家裡那一套到了外頭一無是處,他苦悶而失望,舉手投足都沒有信心,尷尬極了,孩子往往會退回自己的家庭。這一類背景會形成歇斯底里-分裂人格。」

  李曼探討了歇斯底里這個詞的歷史背景,它源於一個希臘文的陰性詞彙,意指「子宮」,因為過往威權父系社會底下,女性備受壓抑,往往直覺地以歇斯底里的模式進行反彈;男人們因此把歇斯底里和女性劃上等號。某個曾被誤認為奇幻作家的言情小說家喜歡寫女巫,在她筆下,女巫既恍惚、又清醒,崇敬混沌,服從於比男人理解的秩序更高深的法則,那種法則既破碎凌亂,又蘊含自我統一的力量。李曼強調歇斯底里人格(與行為)實際上起源於壓迫、輕視、箝制與強迫等現象,也就是說,它產生於權力原則,和性別無關;但那個權力原則是建構在男人充滿陽剛定義的世界裡。而女人,在傳統中並不是「一個備受輕視的性別」,而是不被賦予「性別」──不被賦予「男性」的特徵和定義。這是一種排除,但或許,正因為被排除,傳統女性才得到某種自由。

  以上所提關於權力原則、以及女性因被排除而得到自由的思想,大致上來自lofter《精靈寶鑽》圈子一位專攻小論文的寫手Erio。在他的一系列小論文中,女性被權力原則排除,因此得到了反思歷史的自由,在反思中,否定一路導向毀滅結局的歷史原則,並孕育出不一樣的可能性。這是治癒了歇斯底里傾向後才能做到的,因為反思歷史首先需要認知歷史,認知歷史就要從實際在歷史中產生和活動的人著手。

  重構向心力,歷史會是個好的切入點嗎?尚在疑惑中。

 

  • 來看看案例。
    • 案例一:一位富有的女士來找我(作者李曼),她認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怕她十六歲的兒子會變成同性戀。
      1. 讀到這位母親色誘兒子尋開心時我滿腦子黑人問號。
      2. 女性在婚姻中失敗,下意識利用兒子自我補償。就像男性在社會中失敗,也下意識利用兒女自我補償。小孩被強制給予角色,必須扮演角色發揮功能,其他發展方向都被阻礙了。「他僅有的功能就是崇拜母親,如同一個玩具。」
      3. 聯想: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;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玩具總有一天要進垃圾堆的,除非回歸一個不是玩具、不是芻狗的身分。按李曼所說,也許就是發展個性吧。
    • 案例二:一個很可愛的獨生女,父母之間問題叢生,媽媽用她來滿足自己愛出風頭的虛榮心。女孩四歲大的時候,就得充當童裝模特兒……她自殺未果,但幸運的是,她來做心理治療,這才看清亮麗的外表背後的不幸。這是她的工作以及類似職業常見的宿命。
      1. 跟《還願》怎麼有87%像?
      2. 我總說不要稱讚我的文字感受力、表現力或者邏輯推理能力,原因很簡單,因為一般人眼界中認為值得稱讚的這些東西,不過是從小在家裡為了求生而鍛鍊出來的,它象徵了不幸和枷鎖。如果有那個功力,直接批判我,我反而比較安心。
      3. 「只有功能運作良好時,才能得到母親的疼愛;再者,外在的表現比什麼都重要,好像是世上唯一真正有價值的東西。」這類處境可能直接關聯到如今我在文字社群邊緣的患得患失,但事實就是我配不上那麼多的小紅心和小藍手,卻又特別貪心。
      4. 小時候,我父親不希望我走寫作的路,大概是不想複製他身上的某種宿命。
      5. 其實這個案例沒有很直接適用到我的情況,不過家庭型塑人格的力量,有時和父母主觀選擇的教育方向沒太大關係吧。就是一個被塑造出來的角色,被強行規定的生存邏輯,一旦脫離角色、脫離那個環境或規定,人的邏輯就會立刻崩光光。
    • 案例三:隨著成長,P小姐愈來愈膽怯,沒有媽媽萬事皆不通,甚至無法自行外出。她怕喧嘩吵鬧,身體上的反應是心跳加快、暈眩以及失眠,媽媽陪她遍訪名醫事實上,她害怕面對真實的世界、證明自己的實力、學習技能以及下定決心,她也害怕長大;現在更辦不到了,她病了。媽媽是她的守護神,是她與這世界之間的緩衝器;她對生活本來充滿期待,白日夢一個接一個,卻沒有能力實現夢想;處處靠媽媽,媽媽就不至於對她這個女兒大失所望;她要報復父母,生病終於給了她一個「合法」的辯白,他們不能不愛她。
      1. 簡而言之,父母關係很糟,非常糟。一個神經病般的,分裂、不能相容的世界。不能理解,索性放棄理解。
      2. 不必奮鬥就得來的奢侈,養成錯誤的人生觀,以及精神分析師典型的潛意識報復理論。然而在這個案例中,分析潛意識說不定是不必要的。家庭型態已經足夠說明人格傾向如何養成,再去談潛意識,反而讓我反胃。
      3. 對,我也害怕學習技能。更準確地說,害怕被扔到一個根本無法適應其邏輯的世界裡。對其恨之入骨,沒有和解空間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