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雜書鄙事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試著從第四章<害怕既定的規律>中,找尋正確的──但歇斯底里人格會恐懼並拒絕的──向心力。對這些東西,李曼首先提及生活中的因果關係、責任與後果,拒絕它們的結果是記憶發生斷片,時間不連續,各式各樣拆東牆補西牆的找藉口,缺乏反思能力。「歇斯底里的人就像變色龍,可以適應每一種新的情況,只是從中發展出自我的持續性,一般稱之為個性,十分稀少。他莫測高深,總是根據當下的需求扮演某一角色,比較像千變萬化的某一個人,到後來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己。他的個性不真實,沒有連續性,欠缺清晰的輪廓和陶鑄出來的性情。」對現實世界有系統、有脈絡的認知或許能打破此種狀態,如果認知一套外界公定的規律是可能的。我的家庭背景使我極度懷疑這點。

  「對生活不滿意,把自己做不到的寄託在兒女身上,利用兒女完成自己的心願的父母,也會造成孩子歇斯底里的人格。這種父母非旦沒有成為小孩的榜樣,也沒有好好引導,只會把自己熱衷的東西強加在孩子肩上,這通常會造成歇斯底里-憂鬱人格。

Z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很難理解弗里茲˙李曼為何會把「自轉」和「公轉」列為天體運動中互相矛盾的兩種動力,並把「向心力」和「離心力」視為從前兩種動力運作衍生出來的第二組矛盾。當然這一切都是比喻,倘若不要看李曼用的「轉譯」一詞,自行把書中所謂的「自轉」和「公轉」當作「地心論模型」和「日心論模型」,可能更好一些。

  「自轉」和「公轉」昭示群己關係中不同方向追求的矛盾,「向心力」和「離心力」則是個人追求永恆法則與追求變化更新的矛盾。李曼認為在一組矛盾中,追求一方,就會恐懼另一方;唯有克服恐懼,達成該組平衡,人才能真正成長。照他在序言中的說法,似乎追求與恐懼實為兩面一體,有光必有影,有晝必有夜,兩者加起來才是完整的世界。但隨後李曼分析四種片面人格,以未能克服該恐懼導致的病理現象稱呼該種人格,似乎又非常強調恐懼是塑造人格的基本動力,引發我強烈的違和感。這就是心理分析師的專業做法嗎?難怪很多時候我覺得心理分析和偽科學沒什麼不同。

文章標籤

Z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